English

面对改革现实的深度哲学思考

2000-12-19 来源:光明日报 胡福明 我有话说

孙伯同志任顾问、张一兵同志主编的《邓小平理论与历史辩证法》以全新的理论视域重新界定了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科学内涵,特别是历史辩证法的客体与主体双重逻辑向度,并以此重新反思了列宁和毛泽东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历史辩证法主体向度所开辟的社会主义实践道路的历史意义,继而对邓小平历史辩证法思想的科学性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深层的哲学理论研究。该书沿着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心路历程,深入研究了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科学内涵,尤其是精辟分析了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主体向度——无产阶级和它的政党的革命实践,以此作为研究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的理论武器。该书系统分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都体现了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的统一。作者强调了重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于恢复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意义,尤其在历史辩证法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独特的历史性思考,深入发掘了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源流关系,从而论证了邓小平理论既回到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又在当代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但是,本书仍然存在着一些未能尽善尽美的地方。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对两个向度的内在基本关系论证不够,应加强从生产力内涵和生产关系内涵方面进行的分析;二、仅仅从理论层次上说明了两个向度,而未能在实践和经验层面进行揭示;三、没有充分论证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两个向度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以及其实践特点之间的联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